史丹福長壽中心《人生新藍圖,New Map of Life》–百歲人生時代來臨,我們可以做的10項準備

分享這篇文章

編譯|楊芯瑜(銀享全球實習生),核稿|王若馨 (銀享全球資深專案經理)

如今美國5歲兒童中,近乎半數都可以活到 100 歲,這個現象可能會成為2050年後新生兒的常態,我們必須用全新的角度來應對滿街百歲人瑞的時代。2018年,史丹福長壽中心發起“人生新藍圖,New Map of Life”倡議及研究,提出人類在100年的生命歷程中,每個階段的決策都能創造重大的改變。

面對長壽時代帶來的挑戰,“人生新藍圖,New Map of Life”計畫中提出10項原則,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原則並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

1. 充分運用你的百歲人生

人生新藍圖計畫呼籲大眾改變看待老年的負面態度,無論在健康、行動、財務、生活獨立性或社會參與各面向,都不應感嘆失去、衰退,我們應該評估高齡者在經濟及社會中可創造的貢獻,並真實的計算現今人口結構所帶來的淨成本與效益。

2. 投資「未來的百歲高齡者」,將可獲得豐厚的回報

人生新藍圖計畫的一個關鍵原則指出,我們需要在每個生命階段努力,才能擁有健康且長壽的人生。而健康壽命的延長及優化就是重要的努力方向。我們不僅要建立更良好且更易取得的醫療保健制度,還要注重社區的健康,尤其是那些處於貧困、歧視和受環境破壞影響的社區。

3. 延長並優化健康壽命

我們可以透過優化生命歷程的每個階段來投資未來的百歲高齡者,除了可以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看到成效,也能爭取更多時間轉化原先不利的條件(例:不健康的身體、弱化的社會連結…等)。舉例來說,上小學前是我們學習健康、快樂與積極生活態度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我們將獲得重要的認知、情緒及社交技巧。

4. 為高齡化的未來感到驚艷

現今5歲兒童未來將面對一連串驚人的醫學發展新興技術,這讓他們變老的過程和今日高齡者所經歷的有很大不同。我們雖然無法阻止老化發生,但新興的技術有可能改變我們老化的方式,我們將可能辨識出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疾病或退化的基因、分子和細胞機制,並進而降低其影響。

5. 了解生命歷程路線的轉變是正常且特別的

傳統的生命歷程是一條制式化的單行道,但人生新藍圖計畫中提供我們可以擁有多條路線,它將根據100年人生中的各種角色、機會和義務而調整,可以預見人們可以經常調整自己在每個階段人生的定位。在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可能會包含交叉點、三叉點、曲線、出入口等各種狀況,也將產生更多非正式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機會,並為創造知識流動的跨世代夥伴關係提供支持。 

6. 身學習

人生新藍圖計畫並非將正規教育視為20歲前的任務,而是建議正規教育以外應擁有更多的學習機會與選擇。每個人都能在所有年齡階段學習所需的知識,並選擇符合他們需求、興趣、能力、時間規劃和預算的學習資源。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7. 以更彈性的方式工作更多年

100年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可能工作60年或更久。過往我們將一週40小時的時間塞滿,用於養兒育女、做家事、照顧家人、載小孩上下學及達成其他的義務,而我們將不會用同樣模式繼續工作,員工有工作彈性的需求與期待,像是遠距工作、自在選擇工作場所,以便同時照顧到健康需求、終身學習以及在職期間的其他角色轉換。

8. 從小建立財務安全的觀念

長壽迫使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為生命各階段開拓財源,針對工作、儲蓄及退休均須新的財務觀念。同時,以美國的情境來說,需要新的政策來應對現在的經濟現況:美國人的工作生活不穩定、家庭結構逐漸多樣化、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幾乎沒有退休儲蓄。若是沒有聯邦醫療保險及社會安全保險,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高齡者會落入貧窮線以下。人生新藍圖計畫引導我們思考在建立財務安全的面向裡應有更多機會點,並且需要理解個人的決策與行為往往會受整個社會及經濟的體制影響。在建立財務安全觀念上,兒童教育亦相當重要,藉以提高孩子幾十年後的收入潛力。

9. 打造長壽社區

物理環境的影響自出生前就存在,環境所帶來的優勢與劣勢在生活中持續累積,並決定一個人的身體活躍與否,以及是孤立的抑或是願意投身社會參與的。同時環境也影響著肥胖的可能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我們必須從長壽的角度規畫基礎設施,從現在開始建造宜居的長壽社區。

10. 多世代共存是社會的關鍵並帶來正面效益

許多年輕人具備行動力、能力和對事物的熱情,而高齡者普遍擁有情商和智慧,多世代共存為家庭、社區和職場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與其擔心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成本,事實上我們可以去思考多世代共存為社會帶來的助力。

全體人民動員,共同鋪設未來道路

迎接與應對百歲人生,不僅是政府、公司、醫院或保險業的責任,這是一項全民運動,需要來自私部門、政府、醫學界、學術界和慈善機構帶頭發起。若僅是重新思考是不夠的,必須透過快速行動進而建立相關制度,我們今天採取的政策和投資策略將決定現代年輕人的老後生活,除了影響著各年齡層的未來,也將影響我們是否能充分運用自身多出來30年壽命。

註:
1. 本文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2. 本文編譯自<The 100-year life is here. We’re not ready.>
3. 更多完整內容,歡迎下載 The New Map of Life Summary Report

作者簡介:楊芯瑜,銀享全球2022暑期實習生。目前就讀於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生性溫暖樂觀,近幾年投入於偏鄉教育、創新教育及高齡教育,對教育情有獨鍾。期許未來能在超高齡社會中成為跨世代融合的推動者。

延伸閱讀

成為銀享之友,掌握高齡創新趨勢

歡迎訂閱銀享全球電子報,我們定期分享第一手全球趨勢,國內外創新推動及活動資訊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