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平不公:設計人人都可負擔的長壽方案

分享這篇文章

2019–20史丹福設計競賽主題公告!

長壽人生是現代人必經的旅程。從0歲至100歲,從健康生活到照顧創新,每一個人生節點都應該為精彩的長壽生活準備。

近年來,隨著安老養老醫療科技及服務方案的快速發展,我們也注意到:因為能夠接觸到的資源不同,每個人能負擔得起的長壽人生,已經有越來越大的分歧。

收入和平均壽命正相關,有錢的人活得比較久!

這個趨勢全球皆然,從台灣「健康不平等報告」到哈佛大學的大數據研究都證實了這個訊息。

在台灣,最有錢的男人比最窮的多活六年;最有錢的女人比最窮的多活四年。在美國,這個差距更為驚人,由哈佛大學教授David Cutler所帶領的計畫,針對2001–2014分析14億筆報稅資料和平均壽命的關係後發現:收入前1%的美國男性比收入最低的1%男性多活15年,相當於美國和蘇丹平均壽命的比較;收入前1%的女性則較最低的1%女性多活10年,相當於美國和伊拉克平均壽命的比較。

「我們過去猜想這樣的差距大概是2–3年,但結果出來… 10–15年是巨大的差距啊!」

「貧困是一個竊賊,」紐約時報引述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社會正義學(social justice)教授邁克爾·賴施(Michael Reisch)在參議院委員會(Senate panel)就該問題作證時說的話,「貧困不僅會削弱一個人的生存機會,它還會竊取人的壽命。」

報導中指出:這樣的現實在全美各地都得到證明。如果將居民的收入由高到低排列,前半部分名單中65歲及以上男性的壽命較20世紀70年代末延長了約6年;而後半部分中的同年齡段男性壽命僅延長了1.3年。

對於美國人而言,壽命延長是一個總體趨勢,因此立法者們考慮對政府計劃作出相應的調整 — — 諸如略微提高社會保險退休年齡(Social Security retirement age)或改變其生活費用調整(cost-of-living adjustment)等。但這樣,他們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這些改變對預期壽命明顯較短的那部分人可能不公平。

從極端需求出發,找尋對世界有正面且重大影響但又人人負擔得起的解方

出生成長在21世紀的網路世代,對於他們所處的環境和世界,對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件事,擁有更高的責任感和社會意識。身為網路原生代的他們,對於資訊的掌握力更強,也因此對於發生在世界的各種大事更看重並容易有所連結,甚至採取行動。

他們通常也更具使命感,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做點什麼,「設計競賽希望成為他們解決人類大問題的驅動力,給他們一個施展的舞台。」史丹福長壽中心行動部門Ken Smith 說,他也是設計競賽的主要負責人。

他舉了一個例子 — 百元嬰兒保溫睡袋「Embrace」。這個原本是史丹福大學「為極端需求設計」(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的課堂作業,現已成為設計思考的經典案例之一,也是此次史丹福設計競賽命題靈感來源。

當初的作業是要求學生用原始成本的千分之一,去解決資源極度稀缺地區像是非洲,早產兒死亡率極高的問題。Embrace的設計者發現:儘管當地有來自世界各地捐贈的保溫箱和先進器材,但通常都被棄置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地電力不穩,根本無法有效使用這些器材;還有就是許多懷孕婦女住得離醫院非常遠,一旦早產,就算有救護車,也來不及把嬰兒送到擁有充分救助設備的醫院。透過深入該地區進行實地訪查,確切了解在地需求後,他們最終想出了完全不靠電力卻能夠保溫的產品Embrace,至今已拯救了十萬名以上的早產兒。

「一個人擁有的越多,他的使命感應該越強。因為任何人都不應該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靠很多人的努力和善念所成就的。」Ken Smith 表示,「我們在引導學生創新之際,更希望他們能夠用他們的力量去對世界發生正面且重大的影響;而且要注意成本控制,如何以小搏大,找出既有創意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2019–20年史丹福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主題為「弭平不公:設計人人都可負擔的長壽人生」,不再僅僅針對老後人生提出高齡創新的解方,更期待從更宏觀的角度探索在人生各階段中,如何結合成本效益,創造更普及,打造精彩長壽人生的各式方案?如何回應不同世代的需求,看見長壽人生新可能?

也因此今年大賽不再強調「銀髮設計」,解決方案不必針對高齡者,而是鼓勵大家從出生到死亡,更全面更宏觀地去檢視每個人生階段都可能遇到,影響長壽人生的挑戰或機會,並據此提出人人都可負擔的解決方案。

擴大影響力,第五屆亞洲區大賽新增社會組

另外,本年度亞洲區大賽首次開放社會組!希望集結眾人之力,提出更多元,共創美好長壽人生的實踐方案。若你的團隊沒有學生代表,也歡迎參加社會組!

學生組與社會組報名資訊請參考:https://silverliningsglobal.com/tw/design_2019.html

我們也將陸續在銀享全球臉書及部落格分享更多在地需求的故事,歡迎大家參考,共同解決台灣目前重要的挑戰!

銀享全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LG2014/
銀享全球官網:https://silverliningsglobal.com/tw/
銀享無國界部落格:https://blog.silverliningsglobal.com/

若對於本次競賽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繫:

l 聯絡電話:+886–906–170–209 王小姐 (週一至週五上午十點至晚間七點)
l E-mail:AsiaDC.SLG@gmail.com


史丹福設計競賽簡介

史丹福設計競賽 (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由美國史丹福長壽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 從 2013 年秋季首度舉辦。此一競賽主要因應全球高齡化社會來臨,希望藉由創意和對新科技的掌握,替長者和銀髮產業提供更多創新解方。

社會企業 「銀享全球」負責籌劃舉辦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即將邁入第五屆。聯手共同策劃夥伴台灣人壽及協辦單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本年度競賽加入社會組,旨在鼓勵社會各界以創新眼光看待高齡社會之到來,透過創新科技和服務模式等,發展可負擔的優質服務、技術或產品,帶動國內創新之風氣。

參考資料:

1. Trends in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and Life Expectancy for Male Social Security — Covered Workers, by Average Relative Earnings by Hilary Waldron
https://www.ssa.gov/policy/docs/workingpapers/wp108.html

2. For Life Expectancy, Money Matters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6/04/for-life-expectancy-money-matters/

3. 從一份課堂作業到拯救 20 萬新生兒,Embrace 創辦人:「為一個大於自己的願景而努力,你就能無所畏懼」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0/3268/5323

4. 救早產兒的百元睡袋:https://www.seinsights.asia/story/573/9/577

5. 紐約時報報導:收入與壽命正相關?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140421/t21longevity/zh-hant/

6. 台灣健康不平等報告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pid=7192

7. 天下雜誌網站:數據看天下,天龍國死亡率最低,最窮的台東,死亡率是台北的兩倍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586&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fbclid=IwAR2GmKPma6elMD43UKM8F-Vw9FZyvxR4qFpFkZrUfN29MIqvmr6AGIaOqt4

延伸閱讀

成為銀享之友,掌握高齡創新趨勢

歡迎訂閱銀享全球電子報,我們定期分享第一手全球趨勢,國內外創新推動及活動資訊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