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史丹福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優勝團隊出爐

第五屆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亞洲區大賽11月2日舉辦決賽,七個入圍團隊以英文進行提案,最後由「Pneumatile充氣巧拼」、「Wonderland 銀髮享齡社群交流學習平台」與「Mat You坐伴」得到評審團青睞,勇奪今年史丹福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的優勝。此3優勝團隊得到共同策劃台灣人壽提供的差旅補助,並接受明年3至4月由銀享全球及業師團隊提供的客製化輔導,爭取前進全球大賽的機會。
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由美國史丹福長壽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自2013 年秋季首度舉辦,社會企業銀享全球自2015年開始舉辦亞洲區大賽。此一競賽因應全球高齡化社會來臨,期待藉由年輕人的創意和對新科技的掌握,替長者和銀髮產業提供更多創新解方。
今年主題為「弭平不公:設計人人可負擔的長壽方案」。根據史丹福等大學利用大數據探討美國各地收入與預期壽命間的關係,指出美國有錢人預期壽命比最窮的人多了近15年,故本屆比賽不再強調「銀髮設計」,而是鼓勵大家從出生到死亡,更全面檢視每個人生階段可能遇到影響長壽人生的挑戰或機會,並提出人人都可負擔的長壽方案。
台灣人壽連續三年支持此競賽活動,該公司總經理莊中慶先生親自出席。他在頒獎典禮中表示,去(2018)年由台灣人壽擔任業師輔導的團隊,獲美國史丹福設計全球大賽第3名,證明臺灣學生高齡創新設計水準已與國際並駕齊驅,更重要的是能持續帶動每位年輕人關注高齡社會的正向循環,摒除年齡的歧視。今年台灣人壽更將學生創新作品變成產品,透過台壽的協助,媒合合適的社區及長輩使用,並提供長輩的回饋給學生優化作品,真正達到青銀共創,也讓學生的創意逐步成真。

為了讓許多在地服務的成功模式有機會被看見、被分享,本屆特別增設「社會組」,共計吸引25組團隊報名,以社區或據點在地實踐創新服務為主,評選出3支優勝團隊並分享更多元的長壽解方。今年的三個社會組優勝團隊分別是:「跨代友善遊學圈」、「台灣好七桃」和「安居樂業整合服務」。
除評審給予團隊作品優化建議外,現場還邀請來自不同行業銀世代代表,提供不同面向回饋,讓優勝作品在青銀共創、世代經驗交流中,增加落地成真的可能性。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所有人都聚焦在高齡長照議題上,設計競賽期待透過正向和創意的思維,青銀共創的模式,持續為解決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問題和機會而努力。



得獎作品一覽表:
亞洲區大賽優勝(學生組)
優勝:Pneumatile (充氣巧拼)
針對尚未罹患褥瘡的高風險族群,提供舒適易穿、成本低廉、可自由組裝的模組化的氣墊單元,舒緩久臥不起者的背部壓力。
【國立陽明大學、國立台灣大學】許承皓、葉俊廷、陳韋誠、黃彥霖、張益嘉
優勝:Wonderland (銀髮享齡社群交流學習平台)
讓銀髮族發揮所⻑、繼續與人群交流並且互相學習的平台,銀髮族利用自己的專⻑開課,邀請年輕新朋友學習課本上所學不到的人生哲學或職場技能。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陳靜儀、嚴以文
優勝:Mat You(坐伴)
透過簡單生活物件 — 坐墊,讓長輩可以在坐墊上動手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以符合不同的節慶和生活風格,增加生活環境的趣味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欣恩、張幕真、莊庭嘉、杜唯瑄
指導老師:郭郡羽
銀世代心動獎:懷舊書法治療產品
觀眾人氣獎:Mat You坐伴
亞洲區大賽優勝(社會組)
跨代友善學習圈、臺灣好七桃、安居樂業整合服務 (更多介紹請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