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齡創
想到銀髮創新,你會想到什麼?多數的人大概都是醫療照護相關的創新,從六月中剛落幕的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也應證了這樣的刻板印象。但其實一直以來,持續有業者在銀髮創新的其他領域做努力,這次我們就從親情維繫這個角度出發
第一個要介紹的例子有點年紀了,但背後的運作的精神很棒,就跟最近火紅的日本軟銀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電子郵件流行一陣子的年代,Presto 就推出了一個服務,他們把郵件重新編輯,然後用發傳真的方式,把郵件傳給沒有在使用電子郵件的人。想當然爾,這項服務的主要客群就是對電腦心生恐懼的長輩們。
這個服務有幾個成功的點:
- 利用最簡單的設備、幾乎不用操作的方式,來讓長輩受惠
- 因為傳遞的是透過電話看不到的影像,所以不會有強烈的親情取代感受
- 有人幫忙編輯文件,可以讓長輩將文件展示給三五好友看,提升幸福感
雖然現在電子郵件也越來越退流行,但這種把東西印出來的服務,大概還會持續一陣子。畢竟,對多數的人來說,對印出來的東西還是有那一份特別的情感。至於在智慧裝置流行後出生的世代,大概就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了。
建構在照護關懷下的創新
可能是親情太難被商品化,所以很多親情維繫相關的創新,其實都是方便子女可以知道獨居爸媽的身體狀況,類似的產品實在非常多,我們也會另外幫大家做介紹。這裡要介紹一個不僅僅可以知道爸媽身體狀況的產品,也提供了其他形態的服務。
這個產品是在Aging 2.0 Pitch-for-Pilot中出線的產品 Ally 。這大概是我看過最不像居家監控產品的東西,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音箱,有兩個主要的按鈕,然後音箱上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圖示。
這個設備和app結合後,可以做日常活動的提醒、紀錄;也可以和居家設備連結在一起,就可以用來做溫度調整、警報系統等等。當然上述的功能都和親情維繫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個設備最酷的就是,可以透過app留言給長輩,然後長輩也可以用語音回覆。另外,他們也鼓勵家人朋友形成一個照護圈,所以當設備偵測到長輩有狀況的時候,圈圈中的人可以知道誰已經去處理了,避免因為時間的延誤而發生一些憾事。
親情創新的其他可能性
難道親情創新只能建構在照護關懷下嗎?其實也沒有那麼悲觀,只是到底要怎麼利用科技去傳遞親情,是需要好好花一些力氣想想的。在這裡想讓大家看看一個廣告,這是對岸錘子手機中的一項服務:遠程協助
這影片完全點出了年長者使用智慧手機的痛處,透過這個服務,讓子女可以盡點孝道,促進親子間的互動。雖然這個技術本身並沒有那麼創新,但用這樣的方式包裹呈現,我想應該幫他們多賺了不少鈔票,而且一次至少賣出兩支手機!
在台灣,瑪帛科技的Mabow Gate,也希望讓科技不再是門檻,讓思念可以被看見。他們的產品讓長輩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電視來和女子視訊,除了聽聲音之外,也可以看到子女的影像。這個部分和Presto的理念是類似的,不過要使用Mabow Gate一定需要有網路設定 (可能因此降低使用的意願),不像Presto只需要有台傳真機就可以了。
2015年起他們進而推出了瑪帛金孫的服務,讓子女可以付費,由這些虛擬的金孫來跟家中的長輩問安。這個想法看似有趣,不過確實挑戰了親情是否可以被取代的禁條,雖然地下電台的主持人,某種程度來說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但那畢竟是長輩自己心甘情願的,且他們會覺得自己跟主持人的關係是建立在商品的交易上,不是在情誼的交換上。金孫服務,雖然也沒有意圖要取代親情,但怎麼做才能避免外界有這樣的印象產生,是需要審慎思考的;事實上,從他們將服務的定位從金孫轉變為爺奶秘書,大概就是一個市場性的調整吧!
今年陸續會有居家機器人Jibo & Zenbo上市,能否透過一些app的開發,讓這些機器人可以代勞維繫親情,是業者們應該積極探索的。開發時,業者們要謹記:
- 探索親情的本質
- 親情之中哪些元素可以被取代、哪些不可以被取代
- 能否針對不同的親子關係,做出客製化的安排
期盼未來有更多輔助的軟硬體,讓親情可以有更好的維繫,我們下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