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2021–22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公布初選入圍團隊

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由社會企業銀享全球主辦、台灣人壽共同策劃、5%Design Action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共同協辦的「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本日(10/26)宣布今年初選入圍名單。今年的競賽主題為「擁抱百歲人生的環境再設計」(Longevity-ready environments; Rethinking physical spaces for century-long livesAfter the pandemic: Designing the Next Version of Our World),今年徵件作品經審核後有效件數共26件,來自26間院校,共85名團隊成員。

今年度邀請到的五位初選評審分別來自社會設計、照護、空間規劃、科技等多元專業領域,經過密集討論後,評選出今年的12組初選入圍團隊。主辦單位今年與 5 % Design Action 共同規劃輔導工作坊,邀請初選入圍團隊參與兩場輔導工作坊,持續優化作品。將於11月27日舉辦的複選工作坊中選出6–8組團隊進入12月18日的亞洲區決賽暨頒獎典禮。當天團隊將以英文進行提案,爭取亞洲區大賽優勝獎項。

列一:(左起)5% Design Action 呂承慧總監、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蔡昕伶、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關部協理楊寧茵,列二:(左起)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趙璽、5% Design Action 共同發起人/DreamVok總監伍志翔、中化銀髮事業居家照護事業處處長王彩雲,列三:(左起)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生活與生醫組組長張慈映、銀享全球專案經理王若馨、5% Design Action 服務設計師陳彥文。(照片由 5% Design Action提供)

以下為入圍隊伍作品簡介:(排名不分先後)

1.BuSafe卡緊走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BuSafe 卡緊走為設計給長者的路線規劃幫手,以手機 App 搭配悠遊卡套,結合交通網路及大眾運輸系統,輔助長者在城市中便利的行動。此設計始於長者準備出門乘車,至抵達目標位置,長者可在手機 App 中預先設定行程,並聯動卡套裝置,以啟動路線規劃、出門上車提醒等功能。

2.處方籤快遞M+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處方箋快遞M+是針對行動不便與特性疾病而無法或不便前往領藥之患者,以配送箱提供安全的慢性病與管制藥物及疫苗的配送服務,降低醫療院所藥師工作量,並減少疫情下醫療場所的感染風險。

3.戶外智齡遊具 (台北實踐大學)

戶外智齡遊具透過模組化的戶外運動遊具,從多種方面分析長輩的運動狀況,如平衡方面、上臂屈肌方面亦或是腰部方面等,將這些數據透過遊具上感應系統數據化長輩的個人健康資料庫,作為將來長輩對自己健康狀況方面的參考亦或是危險警示。

4.!Care社區安全照護系統 (台北實踐大學)

!Care社區安全照護系統將穿戴裝置結合 APP ,透過打卡、標註地點方式,讓住在同一地區的居民都能加入這個一同守護社區的系統。配合長者們的生活習慣, 以更人性化的方式關心長者的安全,並將裝置充電座結合了公宅房卡的概念,除了避免遺忘之外還可以進行每日的健康紀錄。

5.向量式自主起身椅 (亞東科技大學)

向量式自主起身椅根據人體起身時的重心移動與足部支點關係,配合不對稱槓桿,向量式向上、前推力,有少肌症的使用者,如下肢障礙者、銀髮族,可應用不同坐椅,具動力替換功能,屬簡潔、高度商業化之起身結構。

6.MusicTongue:舌肌律動訓練遊戲 (臺北科技大學、淡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

「MusicTongue:舌肌律動訓練遊戲 」是一款結合音樂元素的口腔訓練運動遊戲,目的在於提高舌肌的靈活度,減緩老化過程中的舌肌退化問題,利用遊戲化的訓練過程,讓口腔訓練變得好玩有趣。並結合音樂、社交元素的設計,讓口腔訓練不再是自 己一人在家進行的活動,而是一種富有反饋、且耐玩的運動遊戲。

7.DEVA 創新戶外運動模式 (朝陽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

DEVA 創新戶外運動模式是以「未來高齡化趨勢對於創新戶外運動場域之吸引力」為主軸,進行多方面研究、分析以及設計,為未來高齡化趨勢所提出的創新戶外運動解方,希望能有效提升使用者使用器材意願並真正達到訓練肌肉功效,促進健康老化。

8.Hand1ed 單手清潔家居(台北實踐大學)

Hand1ed 單手清潔家居為協助長輩與單手失能者長輩在日常生活中可流暢使用的系列產品,包含衣架、蓮蓬頭及掃具組,透過簡單的機構與造型引導,協助使用者流暢地完成日常任務。或對減輕肢體負擔,為身心健康帶來正面影響,提升生活品質。

9.覓趣Meeture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

覓趣Meeture是針對長輩族群設計的活動參與平台,並搭配互動式地圖,提升長輩參與戶外活動的動力及周圍公共環境品質。希望幫助長輩們接軌科技產品、提升活動參與度,進而活絡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希望透過提供多樣的活動資訊、創造空間與個人的回憶錄,為長輩們的退休生活,激盪更多火花。

10.菜籃仔 Eco-trolley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菜籃仔 Eco-trolley以長者日常到菜市場採買所需的「菜籃仔」為主體,結合現行許多社區為行動不便高齡者送餐的服務,引導長者透過分享家常料理與他人建立互動關係,並找回生活重心與價值。此服務設計也結合了環保永續的思維,透過備餐過程的「社區參與」產生的鄰里連結,及「提供服務」產生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體現正向老化的精神。

11.ConDots 連連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ConDots 連連看為一組輔助獨居老人能緊急逃生的用品,啟動即可連線通報並發出燈光,提高年長者的存活機率。以通用設計為出發點去優化防災需求,探索並協助社區逃生動線,進而增進社區之間互助。 透過以”顏色感知+形狀辨識” 將「逃生點串聯」,輔助老人有方向指引順利脫困。 ConDots 通電座配置在各家玄關處,啟動時會通報整個區域,讓大家得知目前狀況。

12.智慧魔方夢工坊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國立體育大學)

智慧魔方夢工坊所推動的產品主要為創新課程項目與教具的提供,利用魔術方塊的課程進入社區,啟動特有延緩失智的魔術方塊基礎八堂課作為主要的營運項目,次者為全年齡層的魔術方塊,提供特殊的魔術方塊類型及教學活動設計,創造不只八堂課程的永續樂活題材。

五位初選評審為:(依姓氏筆畫排序)

中化銀髮事業 居家照護事業處處長王彩雲、5% Design Action 共同發起人/DreamVok總監伍志翔、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生活與生醫組組長張慈映、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關部協理楊寧茵、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趙璽。

評審講評:

王彩雲處長:從健康時就開始預作準備,更甚於針對亞健康、失能階段才提出解方

從我的工作場域中所接觸到的個案,體會到針對理想長壽人生的促進應是從健康時就預作準備,而不是針對亞健康或是失能的使用者。很高興這次看到許多同學提出呼應主題的多元面向,是我自己也還沒有想像過、涉略過的, 帶給我新的啟發。希望透過之後的工作坊能夠幫助他們去做修正、落實想法,以提高產品化、展開商業模式的可能性,真正呼應到主題,落實在人們生活中的環境。

伍志翔總監:如何協助人們為自己的長壽人生做準備也是關鍵元素

很高興看到今年有滿多作品已有較高的完整度,其中也看到有作品提出協助銀髮族認識自己老後生活的概念,我認為也是協助人們邁向理想百歲人生相當重要的元素。也很開心本屆競賽邀集了多元專業背景專家,在考量作品相關專業問題時,可與不同領域專家討論切磋,獲得更多元且具實務經驗的回饋。

張慈映組長:樂見同學的想法能持續驗證及優化,有機會被國際看見

在我的工作領域中時常接觸到創新案例,本次參賽者的作品在原創性上,可能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類似概念的產品,但我覺得參賽者對於事情的詮釋和切入點還是有新意的。此外,可以想像多為學生背景的一般參賽者可能較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出發,不一定會跟使用者的需求相應,樂見本競賽從報名階段即鼓勵參賽者去做訪談及事前確認,期待競賽後續能協助落地、商模塑造,提升成熟度,更有機會能在國際上被看見。

楊寧茵協理:為達理想百歲人生,健康促進應優於健康照護,並期待青年學子能持續保有原創性,落實影響力

本次評選過程中,很高興能與其他評審都有共識,認為在健康促進相關的設計方案上,更需要著重在前端自主健康促進,而非落到健康照護的角度。此外,透過對歷屆競賽的觀察,發現許多同學有能力發現重要的議題、提出美觀的設計方案,但是在結合專業知識,提出可行產品或解決方案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期待入選團隊能透過後續的輔導工作坊持續優化設計方案。

趙璽理事長:期望未來看到更多具備「跨域性思考」的設計

在現今提倡跨領域的設計趨勢之下,很高興看見本次有參賽作品展現出跨域性的思維,提出更具系統性的解方。期許同學能在設計中更多地涉略並整合不同領域專業,並考量使用者行為。本屆競賽作品中的室內及空間設計作品件數也還有成長空間,未來期待看到更多相關領域的作品。

亞洲區大賽決賽12/18 (週六) 登場 歡迎持續關注

初選入圍團隊將於11月6日及11月27日進行進行輔導工作坊與複選,並選出6到8組團隊進入12月18日的亞洲區決賽。

此外,為肯定及鼓勵回應在地關鍵需求之參賽團隊,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今年也首度與城市串聯,與嘉義市攜手合作,新增「嘉義市特別獎」及「實作補助」,期待串連在地場域及專家,鼓勵參賽者將設計構想落實。

詳細實作補助辦法與更多競賽訊息,歡迎關注銀享全球臉書和競賽官方網站:https://designchallengeasia.org/

延伸閱讀

成為銀享之友,掌握高齡創新趨勢

歡迎訂閱銀享全球電子報,我們定期分享第一手全球趨勢,國內外創新推動及活動資訊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