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拒絕病痛與寂寞的老年 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2016銀浪新創力國際週

分享這篇文章

發稿日期:2016/09/01

隨著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在過去100年間,從50歲變80歲,生命新賦予的30年,要如何讓這段高齡人生更精彩呢?為迎接這份「30年」大禮,長期關注高齡議題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銀享全球1日在記者會上,宣布第3年辦理的銀浪新創力國際週,10月14–16日將以「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為主題,透過國際論壇和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專家分享,帶領民眾思考符合銀髮步調的新生活,為臺灣高齡化社會設計豐富樣貌。致力於長期照顧工作的2025臺灣迎老聯盟成員也親臨記者會現場支持,並錄製影片獻上對「第三人生」的期待和想像。

2025臺灣迎老聯盟成員一同合影(照片來源:銀享全球)

最珍貴的時光禮物「第三人生」 國際週邀請民眾打開大禮

2016年,是臺灣人口的關鍵轉折點,老人將正式比小孩多,65歲以上人口達311萬,第一次超越1–14歲的小孩數量,老化指數100%。然而重大的轉折也是重新思索的開始,銀髮海嘯未必只有衝擊,國人平均餘命延長的人生,其實是最珍貴的時光禮物,在記者會上,弘道與銀享全球攜手拆開這份大禮,象徵迎接銀髮新生活,宣布2016年的銀浪新創力國際週,將帶來設計力、社區力、科技力等三大議題,引領民眾發展屬於自己的銀髮生活模式,運用於居家、社交、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創造精彩暮年歲月「第三人生」,善用時光禮物。

同樣用「迎接」的正面態度面對人口老化的「2025臺灣迎老聯盟」成員也親臨記者會,以行動表達對「第三人生」的關注,聯盟成員還特別錄製影片暢談對第三人生的想像,包含圓夢、傳承經驗、生活自立、追求自身價值、甚至追求一段一段美麗的愛情。然而不論追尋為何,都如同聯盟成員紀金山,同時也是臺中市目前最熱門拍照景點「好好聚落」負責人所提到的:「第三人生是一個可以自由追求自己人生的大好機會!」要掌握良機,為老年生活編織拼圖。

國際論壇「設計力、科技力、社區力」,讓這30年變成人生的黃金年代!

10月14日國際論壇的「設計力」主題中,邀請到以「設計思考」聞名於世的美國設計公司IDEO副合夥人葛芮琴來台分享。總部位於矽谷的IDEO一路緊扣社會變遷和使用者需求,近年高齡化社會正是他們十分關注的主題,聘用92歲高齡設計師芭芭拉的故事更是驚豔世人,芭芭拉不僅與年輕設計師密切合作,為銀髮產品給予親身回饋,還開發許多高齡概念設計,例如為老年性黃斑病變患者設計的眼鏡,以及讓人維持原有儀態、平衡、反應的助行器,都讓大眾對銀髮的創意與能量驚呼不已。而促成芭芭拉成為設計師的幕後推手正是葛芮琴,透過葛芮琴深具前瞻性的分享,盼翻轉臺灣社會對高齡化的負面想像,鼓勵每個人「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

在論壇的「社區力」主題裡,美國失智症專家蓋瑞史坦基醫生將分享他30年來以「老幼共托」等創新手法,為失智者、家人和社區找到新出路並將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心路歷程。他於1986年創立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是全美第一個以照顧失智症者為主的大型成人日照中心,但它不以失智程度作為招收的條件,也不以傳統照顧作法來設計參與者的日常,而是從行為科學和同理患者出發,透過或動、或靜、或個人、或群體的活動,讓失智症者每天都樂意來到中心。它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和緊鄰的托兒所互動密切。失智長輩和孩童透過精心規劃的活動,在安全卻又開放的環境中,或是聚在一起做手工藝,或是在豔陽下玩著擊球遊戲,讓老幼成為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伴侶,打造了失智照顧的新典範,非常值得台灣參考。此次演講是史坦基醫生首次在海外分享,機會難得。

「科技力」的部份,則帶來 IBM +蘋果+日本郵政「三強聯手」的精采案例。服務內容包山包海、網絡綿密的日本郵政,因應日本高齡化趨勢,多年來陸續展開多項長者相關服務。2015年,他們透過IBM和蘋果科技雙強的加持,希望帶給長者更安心、貼心和即時的服務。去年底開始的先行計畫中,配備IBM特製應用程式的iPad被建置在1,000位長輩家中,提醒他們用藥,或提供運動減重的相關資訊,還可以代購食物和生活用品,讓科技力成為實現在地安老願景的關鍵元素。應邀來台的 IBM專家將分享他們6個月的先行計劃所得到的關鍵數據和學習經驗,作為未來擴大辦理的依據。這個計畫預計翻轉日本500萬長者的生活,值得緊步日本後塵的台灣各界借鏡。

社區型整合服務工作坊 成為翻轉臺灣長照的實踐家!

在論壇之後,15、16日接力上陣的工作坊,目光望向「在地安老」,邀請去年在論壇中大受好評,且已連續4年獲得全荷蘭最佳雇主殊榮的Buurtzorg「鄰里照護」,以及英國最大長者服務單位Age UK提供學習模組,透過兼具實務與管理經驗的國際講師,著眼於網絡建構與資源整合,設計「以人為本」的服務網絡,在兩個整天的深度工作坊中,提供實務執行的課程內容。

Buurtzorg將指導學員如何連結社區內正式與非正式資源、協調團隊有效溝通決策、發展知識分享和學習平台。例如Buurtzorg讓專業護士自行組織成最多12名護理人員的小型團隊,針對他們所在的社區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服務,設計長輩需要的服務內容;在組織裡,扁平化團隊架構,創造自主學習、有機成長的環境,讓護理人員成為彼此最佳的夥伴、顧問和導師,利用公司的內網(intranet)進行各項討論,沒有階級和身分的差別,任何人有問題,只要透過這個平台,就可得到許多專業意見。也期許Buurtzorg的創立初衷:「用更少的花費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能藉由工作坊在臺灣開花結果。

Age UK則針對蒐集長者切身需求、跨領域醫護團隊溝通、成果績效衡量和評估等,給予實務操作建議。例如設置「個人獨立工作者」角色,陪伴長者和網羅志工,整合家庭醫師、社區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等跨團隊的資源,建立個人化照顧計畫,回應照顧者最重要的生、心理需求,讓長者最終可自己照顧自己,實現在地安老的願望。服務自推動以來,有效降低長者住院數及緊急照護需求,並為英國政府省下不必要的醫療花費,預估每年每千人減省120萬英鎊,Age UK經驗將為工作坊帶來資源有效利用的學習模範。

「第三人生」的想望 打造符合臺灣長輩需求的暮年生活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過去我們將人生分為「退休前」的第一人生,「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但是光從工作型態的有無,劃分生命的區隔,實在不足以回應生命在每個階段所需要探討的需求。近年來,歐美開始探討一個新興且重要的議題:「第三人生」。從人的發展經歷而言,第一人生是0–25歲的成長學習時期,依賴身邊人的養分成長;第二人生是26–50歲成家立業時期,具有獨立特質,開創許多可能;到了50歲甚至是退休以後,人類身心狀態達到新的層次,可能需要某些協助,但也還有能力回饋社會,因此尋求和他人及外在環境形成「共生共好」的關係。

更進一步解釋,我們可以從原來的二分法,轉化成為人生有三階段的想像,當我們面臨50歲或退休後的生活,並非單純是「成為脫離社會角色」的變化而已。「第三人生」可以被詮釋為有選擇性地創造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包括生活目標、居住型態、家庭組成、人際網絡、需求滿足等,各方面都發展出一套適合銀髮族群的模式。透過銀浪新創力國際週,讓國人了解各國的服務案例與經歷,進而打造符合臺灣社會需求的社區與服務,使長者以致於每個人都能享有豐富精采的「第三人生」!

弘道李若綺執行長與銀享全球蔡昕伶執行長合影(照片來源:銀享全球)

銀享全球執行長蔡昕伶表示,銀浪新創力國際週舉辦的目的在透過國際連結和最佳案例的導入,捲動銀髮創新,打造合乎台灣社會的在地安老架構,實現高齡樂活的「銀享」願景。「我們看到台灣社會對於進入高齡社會的討論和想像,一直圍繞著長照打轉,十分憂心。證諸其他先行國家的經驗,長照很重要,但絕非高齡社會的唯一解方。」她強調,如果我們無法現在開始,翻轉照顧觀念,跨部門和組織間無法將現有資源做有效整合,那再多的長照經費、再完善的長照保險,也無法解決台灣的問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們少走些彎路。『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這樣的命題設計,就是希望每個人從今天開始用正面積極地態度來合作,一起翻轉我們共同的未來。」

針對第三人生多元的想像,2025臺灣迎老聯盟成員,同時也是台北市自由空間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打趣地表示:「第三人生是追求一段一段美麗的愛情。」眾人皆可描繪屬於自己的璀璨暮年生活,尋求生活中的快樂因子;然而在此之前,我們的社會該為每一個人打造通用、自由的空間,以追求「有愛無礙」的生活。2006年成立的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在臺灣推動通用設計,致力創造健康、舒適、安全,真正的無障礙自由空間,無論是幼兒、孕婦、老人或是暫時受傷行動不便的人,都可暢行於食、衣、住、行、娛樂各個層面上!此與國際週探討的「設計力」議題,正是志同道合的未來想望。

詳細國際週活動詳見「銀享全球」官網,或電洽04–22060698轉635王小姐。


※關於「2025迎老聯盟」:

於2013年宣示成立,成員涵蓋公益團體與社會企業,用不同於傳統的創新思維和手法,為臺灣沈痾已深的長照服務產業尋找新動能。目前聯盟透過跨領域的整合,為臺灣的高齡社會發展尋找新方向。聯盟召集人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目前擔任臺中市副市長,持續為臺灣高齡政策打拼,此外,聯盟成員還有以「零約束 — 自立支援照顧」重新定義臺灣照顧思維的雲林縣老人保護協會理事長林金立;致力推動通用設計的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以高品質醫療接送服務和無障礙旅遊,翻轉台灣交通接送生態的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許佐夫;推動藥師親自送藥到府模式,屢獲國際肯定的ihealth執行長王照允;用夢想打造臺灣第一個共生養老社區「好好聚落」的靜宜大學教授紀金山;以學術背景戮力提升臺灣護理專業的臺中市衛生局副局長蔡淑鳳,以及透過國際連結和創新手法,協助臺灣尋找銀髮產業新藍海的銀享全球創辦人蔡昕伶與楊寧茵。


發稿日期:2016.09.01
新聞聯絡人:銀享全球 陳依亭 行銷 0906–170209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劉佳盈 專員 0955–008659


報名參加

2016 銀浪新創力國際週 — 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社區力 x 科技力

回首頁,看更多!

延伸閱讀

成為銀享之友,掌握高齡創新趨勢

歡迎訂閱銀享全球電子報,我們定期分享第一手全球趨勢,國內外創新推動及活動資訊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