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耕臺
不想活了,因為不在家
「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太累了,不想活…」這是伯山爺爺初次碰到長照團隊時,因為無法言語所寫下的絕望文字。
他想也想不到,一次不慎感冒引起的肺炎,讓他住進加護病房,後來因為呼吸衰竭而被留置氣切管與鼻胃管,成了典型的管路型病人。因此,伯山爺爺需要高頻率的抽痰(白天約每2小時一次,夜間約每4小時時一次)以及一天5次管灌進食,而這樣密集的照顧需求是一般家庭難以負荷的。
所以,當伯山爺爺在病況穩定,可以準備出院時,因為家裡沒有協助管路等複雜性照護的支援,而被迫住進護理之家,就這樣開始了他為期一年的天花板人生(長期臥床者望向機構內天花板的生活日常)。
伯山爺爺身為教會的傳道人,過往在部落的生活十分活躍,很難接受這種毫無預警的生活劇變;只要想到這麼努力的繼續活著,換來的卻不是原本在家自在生活的日子,就覺得好累,不想活了。
「好想回家!」這是伯山爺爺在長照團隊初訪時即表達的強烈心願。
家屬很想完成伯山爺爺的心願,尤其是長時間在外工作,身為混泥土車司機的么子。作為主要家中主要的經濟支柱,他無法在家照顧爺爺,也擔心自己的薪水不夠支付爺爺長期的照顧費用。
幫助伯山爺爺一步步回復生活自理能力,讓他重拾過往在家及部落的自在生活,同時降低家庭長期的照顧負擔和費用支出,成了迫切不過的目標。然而,一步步回復生活自理能力,必須逐步讓伯山爺爺擺脫管路。這樣高頻率且高複雜性的居家照護需求,需要跨專業團隊的協力,很難由一般家庭獨立面對。(延伸閱讀:【朱國鳳專欄】雇主挑外籍看護?其實,我們也在被挑選,外籍看護有「八大不愛」!)
那麼,怎麼讓伯山爺爺的願望成真呢?
階段性24小時的居家照護,讓伯山爺爺重拾自主生活
為此,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伯拉罕)與銀享全球、維恩診所合作,發展複雜性照護個案團隊聯盟,以伯拉罕作為提供居家服務的主力,維恩診所提供居家醫療協助,銀享全球提供服務模式研發以及長照教練實務指導。
這個聯盟的服務模式成功地讓伯山爺爺在兩個月後,從臥床且有氣切管與鼻胃管無法行動的狀態,逐漸改善到能夠自主進食、說話,且在陪同下步行外出重新參加教會、文健站等社區活動。
具體來說,這樣的照顧模式是怎麼辦到的呢?
首先,由維恩診所進行初步的基礎身體評估與用藥評估,並在爺爺返家後,提供護理及醫療支援。
伯山爺爺以帶著氣切、鼻胃管的臥床狀態回家,因此需要有抽痰、翻身、拍痰以及管灌等照顧服務。返家初期,評估伯山爺爺的居家照顧需求,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高密度照顧安排,因此仰賴了一群彼此輪班,互相搭配的居家照顧服務員(以下簡稱居服員)。
銀享長照教練則是擔任照顧指導及協調的角色,協助擬定個別化照顧計畫,帶領團隊了解階段性照顧及生活復能目標,指導團隊在照顧現場中作重要觀察,了解突發狀況的回應方式,及掌握引導溝通技巧。
在「複雜性照護個案團隊聯盟」彼此協力的運作下,伯山爺爺順利返家,並度過前幾週的不穩定期。
在狀況穩定後,居服員進一步協助伯山爺爺從練習使用尿壺、下床如廁,到擺脫尿布;在吞嚥訓練部分,在經過由口進食軟質飲食評估及測試良好之後,開始暫停管灌飲食,改由口進食稀飯作為練習,最後達成全日由口進食,擺脫鼻胃管。
移除氣切管的部分則是在伯山爺爺接受肺功能訓練、且吞嚥功能穩定、自咳功能進步後,才開始安排發聲練習,並且逐步降低抽痰次數與頻率。第六周開始伯山爺爺已經可以自己將痰咳出,不用再抽痰,而第七周移除氣切管。
終於,伯山爺爺可以自行下床走動、由口進食、發聲說話後,一步步重拾他原本熟悉的居家生活,甚至,他還能在輔具協助下步行30分鐘,也能到附近的文健站參與社區活動,保有社交能力!
能辦到這一切,除了跨專業團隊的密切搭配外,家庭與社區對伯山爺爺的支持也至關重要。想了解更多伯山爺爺的故事細節嗎?我們下篇待續!
重症返家不是夢(二)-復能關鍵神隊友,家人與社區的力量
你的家人也因為突然的疾病,原有的生活被迫變成了他不喜歡的樣子嗎?
你的家庭互動也因為長照而受到衝擊了嗎?
銀享全球現在在臺北有居家照護單位囉!
聯絡我們,讓銀享居家與你重拾盼望,以生活翻轉長照。